欢迎访问中国·常德市委党校门户网站!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务公开>计划总结>详细内容
索引号: 所属主题: 计划总结
公开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25-01-10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10 15:05:53 来源: 【字体:

2024年,市委党校以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规划》为抓手,以落实基本培训任务为重点,积极发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在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教学比赛中获得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堂课程获全省干部网络培训精品理论课程二等奖,1堂课程获全省干部网络培训精品微课程三等奖。2堂课程被评为全省党性教育精品课,并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三百工程”精品课程库、全省党校系统高质量课程体系库、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教学课程库。

一、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强化政治机关学校建设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固本强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调研常德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7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全员政治理论学习44次,国旗下微宣讲10次,“初心领航 书香致远”读书交流会5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7名骨干教师作为市委宣讲团成员,深入28家机关单位开展宣讲;组织“理论宣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教60余场次。拍摄了《我和我的党校》《青山似黛,征途如虹》宣传片,在《常德日报》“党校之声”专栏刊发理论文章19篇,在《学习时报》《湖南日报》发表理论文章3篇。

二是夯实机关党建融合赋能。制定印发了《党建工作年度考核方案(试行)》《模范机关建设实施方案》,压实校委会、机关党委、党支部三级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党员讲“微党课”70人次,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升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本领。不断探索“党建+”深度融合模式,“理论宣讲轻骑兵”案例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机关刊《旗帜》杂志。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党建品牌创建、“一支部一特色”“心中有话对党说”、每月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表彰了15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是紧扣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全年共有12人次参与市委巡察、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年度考核、干部考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拨付23万元产业帮扶资助经费。4名干部教师派驻鼎城区花岩溪镇、安乡县官垱镇团结村、石门县夹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工作,完成了1个产业园区重点项目申报,推动9个集体产业项目落地。1名干部担任津市市金鱼岭街道文家湾社区第一书记。精细服务市委八届八次、八届九次全体会议、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和“湘江大讲堂”等重要学习培训任务。办理市政协提案1件,提交政协提案选题线索4条,4篇“献策常德”金点子在常德日报刊登,1条“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金点子被市委社会工作部采纳。

二、突出基本培训牵引,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一是培训规模显著提高。聚焦落实基本培训任务要求,第一时间向市委汇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落实举措,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出台《培训方案》和《行动方案》,通过灵活的培训学制和合理的培训周期,努力实现“量上全覆盖、质上大提升”。全年开展培训92期,同比增长43.75%,培训学员9919人次,同比增长33.12%。其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5期1400人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1期415人,推动金融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1期85人次,党校(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14期933人次,部门专题班71期7086人次(含西藏、省委党校、韶山干部学院、岳阳市委党校、郴州市委党校、娄底市委党校等地异地培训班次20期)。

二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聚焦培训内容更科学、学用结合更紧密、培训方式更丰富要求,统筹抓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总论)+6(六大思想)+N(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讲话)”课程体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常德“足迹”,开发了6堂专题课,打造了2条现场教学线路,提供40次校外培训班次教学服务。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打造了《甘将热血洒高原——17年扎根西藏的开国少将王其梅》等4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课程,优化升级了10条党性教育精品线路。围绕履职能力培训需求,开发了3堂案例课,领导干部上讲台课时达到总课时的30.50%。广泛运用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新式教法,积极探索与岳阳、郴州、娄底等地党校“互换教学”模式,开辟了跨地域学习培训的路子。

三是业务指导不断提能。坚持“一盘棋”谋划党校工作,召开1次全市党校校长会议和1次常务副校长会议,指导县级党校制定出台了《基本培训方案》,推动全市党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基本培训任务。拧紧“一股绳”攻关教学主业,组织全市党校系统收看“湘江大讲堂”等35次、“云备课”16次,举办1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师资班”,指导全市党校系统开发了26堂精品课程。用好“一张网”丰富资源供给,积极融入教学资源“省主建、市县主用”的培训格局,推进市级高水平“师资力量库”、高质量“课程体系库”和高标准“案例资源库”建设,作为省级“三库”的重要补充。

三、把握质量立校关键,厚植特色发展核心优势

一是锻造过硬人才队伍。实施新进人员“强基工程”、青年骨干“青蓝工程”、优秀教师“名师工程”,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合作成长的平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干部教师成长机制在实践中得到很好运用。对4个重点学科在职称评聘、科研咨询和经费保障上给予支持,选派13名干部教师参加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省社会主义学院师资培训,着力培养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教研队伍。

二是创新推进智库建设。积极构建“大科研”工作格局,定期发布选题指南和科研工作信息,扎实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全年申报省、市级课题立项33个、结项39个,其中省级课题立项6个、结项16个,市级课题立项27个、结项23个。在各类学术征文中有28人次获奖,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52篇。成功举办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24年常务理事会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和紧迫需求,组建校领导牵头的科研团队,建立“党校+高校”“党校+部门”“教师+学员”协同攻关机制,精选10个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向市委市政府呈送《决策参考》14期,有11期获市委书记签批。

三是着力完善办学保障。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图书馆、1—5号学员楼、13号学员楼、电缆沟明改暗和2间讨论室改造,学校增加近100个床位,52个车位,644个课座位,可同时容纳1300名学员课堂教学,500名学员住校管理。完成了新一轮第三方服务招标工作,督促指导“一品佳”第三方餐饮服务公司,完成了食堂厨房检修、餐具更换、餐厅维护、餐线提质工作。完成了“湘江大讲堂”视频会议系统、智慧党建会议系统搬迁,弱电设施配套、网络通信链接和教学技术支持工作。

四是持续优化管理服务。坚持月工作例会和周工作安排统筹全校工作,加强食堂和物业公司的管理和培训,有序推进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累计响应故障报修及问题咨询1470余次,校园网站发布信息420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25期225条。安排日常值班和节假日值班248人次,图书馆、体育馆夜间值班服务30余次。举办主题讲座和红色观影活动31场次,发布图书推荐20期,图书借还服务861人次。实施建筑小型修补100余次,空调检修300余台,疏通维护200余次,水电设施维护20余次等。食堂和物业满意度测评保持在90%以上。

四、落实从严治校要求,涵养风清气正校园生态

一是廉政建设纵深推进。校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善了“三重一大”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的有关意见》。机关纪委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发布“每日一学”提醒,严格落实支部每月1次集中学习研讨,推动《条例》学习入脑入心。严格抓好上下班纪律、部门采购、节前提醒等日常监管提醒和重大风险部门、重大建设项目、大额经费支出监督,聘用第三方机构对2个部门2023年经费进行了内部审计。围绕创建廉洁文化示范点,开展了“家风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打造了3堂廉政党课,建成了湖湘廉洁人物事迹的廉政文化长廊。

二是巡察整改走深走实。配合市委第三巡察组开展巡察,及时完成问题整改工作。建立了自查和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台账,深入研究剖析原因教训,做到个性问题对号入座,共性问题分类汇总,科学制定整改措施。制定了巡察整改“月汇报、季督办、年总结”工作机制,压实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突出标本兼治,推进学校“综合管理、教学科研、党务人事、财务管理、行政后勤”等6个方面的60项制度修订,全面构建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规范管财、清单管物、监督管权的长效机制。

三是育人环境持续向好。认真落实《中央党校工作人员“七不准”》和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严格学员管理加强学风建设的工作提示》,从严从快处理违反校纪校规相关学员,深入剖析原因教训,抓好警示教育,推进从严治校举措落实落地。坚持打造“红色校园”“书香校园”“活力校园”,创新开展主体班课前“经典咏流传”和“国防教育日”活动,定期举办“学员讲堂”“学员论坛”“读书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全省党校系统第四届乒乓球赛、常德市第七届市直机关运动会气排球项目、常德市“公仆杯”乒乓球赛和市委机关第17届排球赛,成功举办了全市党校系统庆祝建国75周年首届5人制男女混合气排球比赛,营造了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浓厚氛围。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