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常德市委党校门户网站!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务公开>计划总结>详细内容
索引号: 所属主题: 计划总结
公开责任部门: 市委党校 发文日期: 2023-02-22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23-02-22 10:43:39 来源:市委党校 【字体:

2022年,进一步压紧压实法治建设政治责任,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在党校落实落地、践行见效。我校按照《常德市市县法治建设督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常德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的工作方案工作任务清单,全面总结了成绩经验,仔细查摆了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原因根源,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科学谋划部署。切实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服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常务副校长为组长,分管法治建设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办公室、宣传教育部、教务部、合作培训部、法学教研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学校法治建设工作。二是统筹有序推进。校委会认真学习《法治常德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常德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常德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4个落实《责任清单》,细化了内容要点、明确了责任单位。三是压紧压实责任。常务副校长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分管校领导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武装头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动工作;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协调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学习宣传、干部培训、研究阐释等工作。

二是强化法纪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切实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促进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推进全面从严治校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长远安排,机制安排、专项安排。今年2开展全员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辅助读物,引导教职工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集体学习重点内容,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新论述新要求。二是抓实普法学习。进一步加大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力度,将党内法规作为法治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学习机制。根据普法学习工作安排,以部室为单位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湖南法网·如法网”,完成了2022年度《八五普法导读》以及《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中有关宪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信访工作条例等14项法律法规内容的学习。9月份,学校组织体教职工通过“‘湖南法网·如法网学考法系统完成了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100%。三是发挥示范引领。校委会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绩效考核、文明机关、平安建设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点内容。校委领导切实把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机关党委、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带头尊崇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都均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贯彻、模范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不断严明校风校纪、端正学员学风学纪。

三是聚焦主业主责,巩固拓展成效。切实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教学培训、科研咨政、宣传阐释作为服务建设法治常德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一是加强教学培训。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作为党校重点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围绕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发了《深化法治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民法典开启中国民法新时代》《加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思维》等教学专题,通过外请《习近平法治思想》《统计法律法规》等教学专题,丰富了党校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到处干班、科干班、社院班、公务员班等主体班教学。积极承接了全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和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培训班,全市400余名干部参加培训二是深化理论研究。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依法治市决策部署,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加强对法治建设、依法治市等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的研究,精心设置课题和撰写论文,切实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市研究,不断深化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积极发挥“党校智库”作用,立足学科优势、资源优势、智力优势,主动了解常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市委政府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坚持高质量立法,引领高质量发展》为题,对如何坚持立法为民原则,依法制定具有常德特色、适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地方性法规,助推常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学校经济学教研部教师、博士高科作为市人大代表在推动地方立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广泛宣传宣讲。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宣传的首要任务,每天利用电视墙,定期通过校园网站、常德党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央、省、市有关法治建设的宣传。校内成立了“理响常德”理论宣讲青年志愿服务队,把宣传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举措,定期到机关、企业、学校、乡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通过课堂授课、答疑解难、讨论交流等形式宣讲10余次,受众超过1000人次。

二、存在的短板弱项及原因分析

一是法律法规学习还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比一般干部相对重视,学习的机会也多一些。专业教师比其他教师学习研究的多一些,其他人员则存在被动应付、完成任务、浮在面上学等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有的教职工认为平时经常学习党的理论和党内法规,法治意识比较强,只要自己规规矩矩不违纪违法就行,学深学浅不重要。另一方面感觉有的法律法规与自己关系不大,思想和行动上存在有需则学、有用则学、现用现学的情况。

二是法治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教研人员对法学法律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够深入,在中央、省及以上重要刊物发表的理论文章较少,省市立项课题数量不多,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常德全面依法治市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研究少,科研咨政如何发挥作用与市委政府要求还有差距。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教研力量比较薄弱,相关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影响了教研人员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精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从事法学法律的教师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教研人员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对政法系统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平时与从事政法工作的人员也缺少更深层次交流与合作,社会调查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社会宣传宣讲还不够深入。今年以来志愿宣讲队进企业、进乡镇、进村社、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深入厂房车间、田间地头为普通职工和群众宣讲法治方面的内容还不够多。主要是因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乡镇、村社等包括党校都担心因为聚集产生疫情风险从而主动减少了宣讲活动。

、下步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在提升办学水平上持续用力。做好顶层设计,着眼整体发展和长远规划,制定法学学科建设规划,以重点突破带动学科发展,不断提升法学学科建设整体实力。完善体制机制,把法学学科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从重点课程开发、学习教材编写、法治理论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力争多出法治建设方面的精品力作。加强人才培养,重点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建立健全法学学科带头人评价考核机制,立足实际培养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强团队带动力的法学学科带头人。

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在提升科研咨政上持续用力。把学习宣传研究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工作,组织教研人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内容和思想撰写文章,继续在《常德日报》办好“党校之声”专栏的同时,积极向高层次发力攻坚,争取让更多有影响力的法治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央、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聚焦加强法治常德建设实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部门合作,遴选重点课题,明确研究方向,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咨政报告,为市委政府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贡献力量。

三是唱响党校声音,在扩大宣传引领上持续用力。服务建设法治常德工作大局,在运用校园电视墙、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现有宣传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运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通过图文并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引领,充分营造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切实履行常德市理论政策志愿宣讲队职责,积极组织宣讲队员到机关、乡镇、企业、村社、老年大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法律服务宣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常德落地生根。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