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常德市委党校门户网站!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教育培训>学员园地>详细内容

【国旗下的讲话】让桃花源之光照进现实

发布时间:2018-05-22 信息来源:市委党校 浏览次数: 【字体:


第77期科干班  罗育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员们:

早上好!我发言的主题是:让桃花源之光照进现实。

今年五一小长假,我有幸给几位学者当了一天半时间的向导。在省城某高校工作的表姐跟她的几位同事,慕名而来要见证常德之美。第一晚,我们在夜幕下畅游大小河街、船游穿紫河,第二天我们在朝阳升起时环游柳叶湖沾天湖、遥望太阳山,在和煦暖风中赏“诗国长城”、看沅水东流。末了,他们不约而同对我说,真心为常德市领导点赞,为常德人民打call,你们的城市很美,你们的幸福指数很高啊!我骄傲的说,当然,因为我们的名片就是“桃花源里的城市”。

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曾几何时,“桃花源里的城市”跟全国很多城市一样面临着环境难题:黄石水库投肥养鱼污染严重、穿紫河臭水横流亟待整治、“拉链路”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等等诸多类似问题多次形成议案、提案摆上市、县两级人大政协的案头。电视上也播放过许多有关环保问题的专题片,那一个个案例一组组数据一幅幅画面着实戳痛了国人的心,也再次重重敲响了环保警钟。

2005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建设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关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高度。

反观我国生态建设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对“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关系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追求经济发展,一味索取资源;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意识到环境是生存发展的根本;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可以转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最高境界。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早在几年前,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就果断决策,提出了“山水桃花源,绿色新常德”的生态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大动作,我们也尝到这些“动作”带来的甜头。联姻张家界打造大旅游圈,实现桃花源封闭蝶变,启动完美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海绵城市提质改造,用“美丽经济”吸引了大量德商乃至全国知名企业落户常德,强势推动项目建设,“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正拉开大幕。本月12—14日,傲骄的常德再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那就是“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的全国40余家知名媒体记者,他们将向全国推介我市在生态保护、污水治理、绿色农业和产业转型等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美丽的常德充满希望,充满憧憬,充满期待。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仅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梦境,更是很多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它就像一束梦想之光,引领我们的文明生态梦,那如何让这束光照进现实,实现梦想呢?我这里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那就是要让全社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只有让生态文明观成为大家的共同价值观、当我们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的时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才能够实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