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责是什么
今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新步伐。时光荏苒,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责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
首先,政府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起全部作用。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等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来保证经济大局的稳定性。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就是要通过实行科学决策,制定全局性或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性指标,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总书记提出“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就是要通过政府的科学决策,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配合市场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实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使中国经济增长保持更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其次,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纠正市场失灵。我们都知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如果不加以监管,就会造成市场失灵,破坏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诸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价格体系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系列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不断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有利之处,避市场经济之短,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激发企业家精神,纠正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市场经济效率,从而反过来能够更好地保证市场在资源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再次,政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保证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改善民生,实现国富民强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发挥作用的立足点,经济的“蛋糕”不断做大,接下来就是分配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分好“蛋糕”,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政府要做的就是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树立公平的分配价值理念、打破现有的利益分配关系,健全功利与道义相结合的分配体系,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加强法制建设,取缔违法收入,加快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保证人民的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总之,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的内在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其核心意义就是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其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规制,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